事实上,片中“浠诺”的故事,并不是个案。
2005年的春晚上,一支由21位舞蹈演员表演的《千手观音》引发了轰动,但,这21位演员中有18位是在小时候因药致聋的。 “浠诺”,只是我国每年因用药不当致聋的30000个孩子之一。
据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统计:因为用药不当,我国每年有约30000儿童,陷入无声世界,造成肝肾功能、神经系统损伤的难以计数。
世界卫生组织统计:中国每年有250万人以上因药物不良反应住院,50万人属于严重不良反应,每年约死亡20万人,而这个数字是交通事故致死人数的2倍。
为什么用来治疗疾病的药,却成为伤害我们健康的“凶手”?
专家介绍,引起不同人药物反应不同的原因很多,有生理特征,临床表现等,而尤为重要的遗传因素往往易被忽视。很多常用药的基因型,在生产上市前就已经被定型了。如:发热患儿的首选退烧药“布洛芬和乙酰氨基酚”,专家介绍,这两类药的基因分别是CYP2C9和CYP3A4基因,但受遗传基因的影响,对于基因是不良型代谢的孩子服用这两种药物,会产生较大的毒副作用。
也就是说,“安全用药”不光是对症用药,更重要的一个因素是,人与药的基因型需要相匹配。